“江阁老?”
书生来了兴致,问道:“上面都印了些什么呀?”
“变法决策的内幕,苏轼、王安石等人的新词,边疆风云,奇闻异谈,一应具备。”小吏回应道。
“变法决策的内幕?”
书生眼前一亮,这可是京中最受热议的话题。
“价作几何?”
“本来是定价五十文,江阁老认为太贵,不贴切民生,亏本甩卖三十文即可。”小吏从背囊中掏出几份报纸,徐徐道。
“三十文?”
书生点头,毫不迟疑掏钱:“那就来四份吧。”
显然,这是有点小钱的公子哥,三十文对他而言甚至都算不上“钱”。
“得嘞!”小吏一喜,连忙递过去报纸。
薛向大人可是吩咐过,要是卖的足够火,他老人家就单独补贴一份钱,并上奏启禀阁老予以赏赐的。
天底下,从来不乏跟风之人,有了那名书生带头买下四份,立刻就有人围聚了上去。
毕竟,文人最是讲究“风雅”。
而顺应潮流,无疑也能产生一种风雅的感觉。
“来三份。”
“两份,两份。”
“天爷嘞,这上面还有人妖相恋?”
“人妖相恋?正不正经啊?”
不时有人凑上去购买,甚是热卖。
毕竟,都有钱到樊楼消遣,自然也不缺几十文钱。
“那就是报纸?”王韶惊奇道。
顾廷烨、梁昭、种师道三人,齐齐注目过去。
作为“江阁老圈子”的人,薛向近来都在忙些什么,他们自然是一清二楚。
为了求得名家新词,薛向可没少向苏轼、苏辙二人寄信,求取新词。
连尚在丁忧的人都不放过,太狠了!
“石头。”
顾廷烨招了招手,爽朗道:“去买几份。”
“是。”石头一礼,连忙去办。
不一会儿,几份报纸落入几人手中,小吏囊中的报纸也恰好卖的一干二净。
近来,上上下下都在议论变法之策,趁着这一波风头,报纸想难卖都难。
从头到尾,不足半炷香!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子瞻的词句,着实是登峰造极啊!”
粗略瞥了一眼“诗词文章”板块的新词《饮湖上初晴后雨》,顾廷烨不禁赞了一句。
就这描述,绝对是大家水平。
“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