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她也有过这个念头来着,但她没行动,没参与。
她甚至还单枪匹马去诘问了那几个干坏事儿的臭男生,威胁他们:我是目击证人,今晚放学之前你们不把那书干干净净原原本本地放回闻辽桌上,我就去找老师告状。我说到做到。
张若瑶说完转身出了男厕所。
她不知道闻辽看见了。
不仅如此,闻辽还看见那些男生是怎么在张若瑶走后慌慌张张爬上厕所棚顶,把他的书拿下来的。
那时候太小,他和张若瑶还不熟,但张若瑶嫉恶如仇又智慧勇敢的正面形象算是在他心里立住了,像根挺拔的钉子一样。
张若瑶哼笑说:“你以前可不是这么说我的。你说我娇气,一肚子坏水,还高高在上。”
闻辽说没错啊,娇气也是你,有坏心眼也是你,高高在上也是你。
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父母的爱,无限又永恒,而是当你完完全全彻彻底底了解、认识这个人,接纳她的全部,爱才会无坚不摧,历久弥新。
张若瑶甩开闻辽的手,说他啖以甘言,说起情话一套一套。
闻辽举起手,比了一个1。
“不爱听算了,我再说最后一句。”
他目光铮然坚定,语气却温柔和缓:“你想过吗?我们俩已经是这个世界上彼此相知最久的人了,张若瑶。”
第42章卌二轮回的答案
普天同庆!
刘紫君同学高考结束了!
张若瑶一直觉得刘紫君的学生身份存在感并不强,刘紫君对学习和学校的一切事务都不上心,只有高考前的冲刺的这短短几十天,她才从刘紫君身上品味出了一点点每个经历过高中生活的人都熟悉的、苦哈哈的、循规蹈矩的学生气。
现在考试结束了。这股气息瞬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刘紫君又飞了。
她心情好,连带着对待刘卫勇的态度都好了不少,刘卫勇说晚上出去吃个饭,刘紫君其实原打算晚上和班里同学一起出去逛夜市的,但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答应下来,把同学的邀约推了。
刘卫勇换上了新鞋,刘紫君也把手机里的app都下载回来,在点评软件她收藏的饭店里挑了个贵的,父女俩高高兴兴一派和谐出了门。
吃饭时有一段小插曲。在饭店,遇到了刘卫勇的一朋友,随口寒暄了几句,对方随口问刘紫君,闺女考得怎么样呀?心里有没有数啊?刘紫君也就随口答,说考得一般,可能也就四百分。
这话题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刘卫勇坐下吃了几口东西,斟酌再斟酌,怯怯地提出建议,他觉得刘紫君可以复读一年。他看到了刘紫君高考前这几十天的努力,觉得孩子终于开窍了,虽然开得有点晚,但没关系,咱们可以重来一年。如果复读一年始终能保持这样的状态,来年肯定能考得更好。
刘紫君不乐意了,撂下筷子跟刘卫勇说:“从小到大你也没在意过我的学习,现在看到我的改变,你就希望我改变得更多,爸,你很贪心,也很不知足,你根本不在意我复读一年会面临多么的心理压力,反正这种不确定性也不需要你承担,你轻飘飘一句话就移动了我们原本设置的目标,这对我公平吗?你别忘了,一开始,你说我只要能继续读书就行。”
刘卫勇这一口饭噎在嘴里,咽不下去。
他和张若瑶抱怨。张若瑶说,你不要跟我讲,你直接跟她讲呀,你又不敢,你虽然是他爹,但你不敢惹她。
刘紫君说:“我不抗拒复读,但前提是,我自己做出这个决定。别人越是逼我干什么,我就越不想干什么。”
在张若瑶看来,刘紫君正处在十八岁分离个体化的重要阶段,她在进行一场自主权保卫战,所以告诉刘卫勇,你别管了,你也管不了,紫君很有主见,确保大方向上没有偏差,其他的让她自己做决定就行了。
张若瑶问刘紫君,想要什么毕业礼物?
闻辽也说,算我一份,你姐给你多少预算,我可以再给你加一倍。
刘紫君说,我不想买东西,我想出去玩!
张若瑶把事往闻辽身上揽,说闻辽去的地方多,让刘紫君跟闻辽讨论去。当晚就讨论出结果了,刘紫君发了个网上分享的攻略给张若瑶,她要去高原!她要去西藏!
张若瑶随手一翻,这些年好像关于西藏旅行的词条都是#自由#或#勇敢#,她挺支持的。以前她怕刘紫君小小年纪丧失生活希冀,如今看来,情况不算严峻,刘紫君尚有余力捕捉生活里的仪式感,那
就能抓住一点是一点。
她叮嘱刘紫君,去可以,但要做好全面准备,小心高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结果却是,这趟旅程刘紫君一点事儿都没有,反观张若瑶,狼狈得很。俩人还没到拉萨,火车路过那曲的时候,她下了一趟车,就有了强烈反应,头疼得快要炸开,险些原地栽倒。
她一边吸氧,一边发微信骂闻辽,都怪他,人家都说平时不锻炼的人高原反应会轻,是他带她在城市里骑行了半年,肺活量升上去了。
信号太差,消息一直转圈圈,发不出去,等到了拉萨,收到了闻辽的回复:“少赖我,你骑车那强度也叫锻炼?天下第一懒,不催你动你就不动。”
张若瑶知道闻辽没那意思,但这个表述有问题,她偏就很邪恶地想歪了,想起上次她坐在他腰上,没几下累了,俯身趴在他胸口喘口气儿,闻辽抚着她的背,亲她发顶,亲她眉角,很是无奈,告诉她下次还是别逞能了。这不上不下地折磨死人。
想到这里,飞快晃几下脑袋,啪一下把手机屏幕扣了过去。
刘紫君问姐你咋了,还难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