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敲击声密集而规律,屏幕上是反复跑动的战术路线和枯燥的压枪练习。首周小组赛的兴奋与浮躁被付辛用一场冰冷到极致的复盘彻底压了下去,转化为更沉静、也更坚韧的训练动力。
陈希很快进入了角色。他不再仅仅是那个递送数据报告的分析师,更像一个细心的管家,将一切可能干扰到队员的琐碎事务悄然打点妥当。他的办公区域就在训练室角落隔出的一小块空间,电脑屏幕上同时开着舆论监控软件、赛事日程表、以及各种待处理的邮件。
付辛偶尔会踱步过去,目光扫过那些屏幕,却很少开口。陈希则会立刻心领神会地调出某份他可能感兴趣的数据或报告,言简意赅地汇报要点。
“Aegis最近三场训练赛,前期入侵野区的频率提高了15%,大概率在练习新的开局压制战术。”
“‘星所’的旱魃……哦,现在应该叫巫二羲了,他出场了,场均伤害转化率又创新高,但他的队友死亡率也同步上涨了20%。舆论争议很大。”
付辛听着,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偶尔会“嗯”一声,表示收到。这种沉默的交流方式,竟意外地契合。
这天下午,训练暂告一段落,队员们各自休息。单岚瘫在椅子上刷着论坛傻乐,姜炎在一旁泡枸杞水,瞿天真则戴着耳机看高手狙击集锦。付辛端着保温杯,走到陈希的桌前。
陈希正在看一份关于联赛其他几家俱乐部青训体系的调研报告,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见付辛过来,他立刻起身。
“付队。”
“看什么?”付辛瞥了一眼屏幕。
“是一些关于青训体系的资料。”陈希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斟酌,“我在想……我们CTM现在虽然刚起步,但第一周的成绩算是打出了不小的名气。热度这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想保持战队的长远竞争力,建立自己的人才梯队……或许现在就是考虑开办青训营的最佳时机。”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付辛的表情,见对方没有打断,便继续说了下去,语气更加沉稳:
“三楼的活动区和空余机房空间足够,改造一下就能作为训练场地。设备方面,我们有一批替换下来的旧机器,性能对于青训生来说绰绰有余。住宿问题……可以考虑附近的经济型酒店长租几个房间,或者联系本地的短租公寓,成本可控。”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可以系统性地培养后备力量,为二队甚至一队输送新鲜血液,应对可能的人员变动或战术拓展。二是能进一步扩大CTM的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关注和潜在资源。三是……低成本的找到天赋人群。”
他说到最后,声音稍稍放低了些,意有所指。
付辛慢悠悠地喝了口茶,目光投向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看不出情绪。他没有立刻回答,沉默在空气中蔓延。
陈希也不催促,只是安静地等待着。他知道付辛的习惯,需要时间权衡利弊。
过了好一会儿,付辛才收回目光,语气平淡地开口:“想法不错。”
陈希心中一喜,刚要说话,却听付辛继续道:
“但有几个问题。一,谁去管?谁去教?我们现在人手紧张,没那么多精力从头去带一群菜鸟。”他的目光扫过训练室里休息的几人,“姜哥稳重,但让他分心去管青训,会影响一队训练。单岚……他自己还是个孩子心性。天真只对枪法感兴趣。我?”他轻笑了一下,带着点自嘲的意味,“我更没那个耐心。”
“二,苗子从哪里来?发个公告,等着人来报名?筛选成本太高,来的大概率也是些被其他战队挑剩下的,或者纯粹凑热闹的。”
“三,”他顿了顿,看向陈希,眼神里带着审视,“我们现在这点热度,够撑起一个像样的青训营吗?别到时候搞得不伦不类,反而成了笑话。”
他的问题一针见血,直接点出了所有核心困难。
陈希似乎早有准备,他深吸一口气,条理清晰地回答道:“管理方面,前期我可以兼任主要管理工作,制定训练计划、安排日程、负责日常纪律。技术教学部分,或许可以不用那么急于求成。初期我们不追求体系化的教学,更像是一个‘高级兴趣班’或者‘预备选拔营’。”
“我们可以利用CTM现在的名气,举办一些小范围的线上选拔赛或者线下试训日,设置一些有挑战性的关卡,比如极限反应测试、特定地图生存挑战、或者模仿职业赛制的对抗赛。重点考察天赋、本能和潜力,而不是现有的技术熟练度。这样能更高效地筛选出真正的好苗子。”
“教学方面,初期不需要一队队员投入太多精力。或许可以每周安排一次‘明星指导课’,由一队队员轮流进行一些基础教学的直播或者现场指导,既能给青训生福利,也能维持战队热度。大部分时间,让他们自己打Rank,打训练赛,我们只负责观察和记录数据。”
“至于热度,”陈希推了推眼镜,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正因为我们现在有热度,才更容易吸引到那些真正有梦想、有天赋的年轻人注意。他们或许会因为崇拜Fuzi队长的指挥,或者Lianqiao的狙击,而愿意来尝试。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提供一个机会,一个能让他们接触到职业门槛的机会。哪怕一百个人里只能出一个天才,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