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69中文网>骂过的学习搭子是秦始皇[历史直播] > 97 物理二 力(第4页)

97 物理二 力(第4页)

大家原先一致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和物体的重量有关的。

就是说,同样的东西,轻的会慢慢飘落,重的会砸下来。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用大小两个不同质量的铜球进行了实验,最终两个是一起落地的,这证明了他自己的猜测,也推翻了众人,甚至当时还有个权威的科学家的猜测。

这说明什么,咱不能因为有些道理是大家都在做的,就盲目地拥护、不管对错,这年头,很有可能大家在积极拥护着一项错误的决定。

就像是大家都认可,重量不同的东西会是重的先落地一样,最后是一起落地,惊呆了众人。】

天书讲的例子并不算罕见,当然,大家甚至和天书有着一样的观念,都认为是重的先落地。

没别的,做实验来证明真假大家还是能做到的,也不做一些太难的实验,几乎都是站在树顶同时松手,石头会如何这样的实验。

也真是自己做过了实验,才发现几乎真的是一起落地,也会有点细微的差别,但是这种差别并不能阻止他们得出这个结论。

“也太神奇了。”李世民看着地上还在滚动的石头,觉得天书发现的东西真的一般也难以发现吧。

“这种怎么会被发现的。”李承乾跟着自家父皇之后感叹。

确实,明明大家都会因为重的东西更重,而认为一定会先落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竟然违背了这个默认的观念,过于神气了些。

“太子,您说一斤棉花和一斤铁,谁更重?”魏征见自家太子震惊的表情一就在脸上,十分坏心眼地问了这个问题。

李承乾的脑子一时之间有点没转过弯来,“棉花,铁,棉花比铁轻……不对,都是一斤,是一样重!”

还好反应了过来,不过李承乾的表现依旧让他父皇的臣子笑得不行,太子的笑话也不是说看就能看到的,特别是在皇帝还有点护短的情况下。

大家也都是正派人,不会轻易地留下口舌,除了某些人想要青史留名想疯了,才会硬抓着孩子的错漏不放。

年少轻狂,会出错更是常有的事情,一直盯着太子上书的人,适合居心真的会让人有所怀疑。

李世民一般是不会用最大的恶意来揣测自己的大臣的,这个人一直是认为,大臣们已经很努力了,所以他夸奖、怀柔为主。

也因为有魏征这样的人物,给他带上了一种错误的滤镜,那就是他的大臣们有这个实力抓住别人的问题。

这并不算有,甚至他们有时候都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

就像是这加速度的问题,满朝文武都在一起学习。

早朝是上完了,但是李世民没让下超,于是乎,大家把公务文书都搬殿前一起处理。

之前的打点计时器的问题还好,大家也不是什么不能明事理的人,一段时间会打下的点,判断出来速度变快也是正常现象。

而现在就不一样了,不管是加速度,还是自由落体运动结果大家一起落到地上,都是让他们的脑子强行转动的东西,甚至后者,即使天书展示了这样的视频,他们自己找人做了实验,有人依旧相信经验,而非是近在眼前的知识。

“怎么可能会一起落下,这天书教了这么多天,总算是被我抓到了个错误的地方,就拿西瓜和桃子,都在我手上落下去,也是重的西瓜先落地啊,这有什么要做实验的必要吗?”

“就是,不知道怎么了,那什么视频上的快慢都是天书能控制的吧,我现在扔个东西,看起来不是更加清晰明了吗?”

“不知道陛下怎么想的,已经错了的东西,应该要纠正过来吧,怎么能将错就错呢?”

不仅如此,他们还十分理直气壮,想让陛下在弹幕上替他们发声,舌战群儒。

只能说,有勇气,且坚定自己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没有经历过充足的实验,就轻易根据所谓的“人生经历”来下判断,那也太过武断了些。

李世民难得在自己那群“敢于直谏”的人中发现了问题。

这问题可太大了,以前李世民没有发现,是因为他以前是触发式的。

有人提出问题,李世民去观察,发现确实有这样的问题,那这个人提出的问题就有效,这个人就是个敢于劝谏的人。

现在,李世民看着他们脸上的“积极”“狂热”,透过现在,看到了曾经,他们曾经也是这么说我的小宝,我家太子的。

那个时候我是怎么做的呢?

李世民脑子还在,于是轻松地回忆起了往昔,曾经有人劝谏他,太子做了那些事情,这些都是不该做的,需要改正。

如果有人维护太子,李世民会询问在那个人心中太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没有这个维护的人,李世民会自己去了解这段时间的太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