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无非是找人询问,询问得到的结果很有可能和说话的人就很相符,于是李世民就采纳了说话的人的意见,让太子在某方面在注意点。
其中,参太子骄奢的是最多的,很多、很多的折子都在告诉李世民,作为太子要俭朴,行为不可骄奢、不可放浪形骸,李世民也认同这样的观念,从而他也做了不少限制太子行为的事情。
现在想想,自家小孩虽然说并不是处处都听着自己的,但是如果用他们的骄奢标准,大汉那么多皇帝,能符合他们都标准不骄奢淫逸的,都是少数人,或着说,这样的人压根没有。
原本没发现的事情,陡然间变得清晰明了起来,或许他们并不是想帮助他养一个端方如玉的君子,养一个优秀的皇位继承人,而是想要表现自己,用一些能让大家,特别是能忽悠地了他李世民的话,来通过限制太子,达到自己被纳谏的事实。
李世民也是第一次想,根据那些人要求太子的条条框框,来反向观察他们自己有没有做到。
比如现在,有人说天书的实验不严谨,或许那自由落体的实验,是偶然之间成功了一次,天书就鉴定不同重量的物体会一起落到地上,太不严谨了。
而问题的滑稽之处在于,说着天书不严谨的人,恰巧自己就没有严谨这根弦,他自己甚至连实验都没开始做,就跟在大众一起批判天书。
很多人批判的热闹,显得在忙忙碌碌处理公务的魏征、褚遂良等人有些格格不入,但是他们并不打扰这些人,只用热切的眼神看向李世民,只要拉到李世民一起进入这场批评的“狂欢”,那么就是他们的胜利。
“天书的研究自然有天书的道理。”李世民是支持天书的。
而这在地下的大臣们眼里,就是陛下再一次权衡利弊,然后倒向了更有话语权的一方,现在天书确实比他们这些普通的大臣更有话语权的多。
他们也不气馁,但是也没有一瞬间就转变自己的态度,依旧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李世民决定带着这些人多做点实验,以后也不再一味地听他们劝谏了。
或许,有些适合自己和魏征的君臣之路,其实不适合其他人,那些人不如魏征坦荡,很多时候,只不过是“严于律人”罢了。
一些言官、谏官算是在李世民这里翻车了,还不是个小车,是个大车,李世民以后再看到他们的折子,不仅会思索这件事是否是真的,是否如他们所言,也会思索他们自己有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
用自己都打不到的标准去要求另一个活生生的人,这简直是妥妥的霸王行为。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认识一开始就想带着大家认识的东西——力。
力就是力气的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的时候,看似没有人推它,也没有“外力”,实则有好多“力”在偷偷工作,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等。】
说实话,天书的这个话就已经改变了大家都认知观念,毕竟人的力气居然在和这么多力气做对抗,这简直不敢想。
“重力是什么意思?重量吗?”
“弹力又是什么意思?是弹射起来?”
“摩擦力?两个东西互相摩擦产生的力量?”
大家有好多的疑惑,还好有天书在一个个解释。
【首先,有一个观点是我们大家要相互确认的,那就是力是单方面的,还是双向的?】
力还有相互和不相互的说法,也让大家大为震撼,毕竟大家只知道,面子是互相给的,还没了解过,力气也是互相给的呢。
【有一句话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一个巴掌拍不响”,这话能解释一个道理,那就是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它是对双方都有的一个结果。
比如说巴掌,我拍了那你,你也会有感觉,我用巴掌接触了你的脸,不仅你的脸疼,我的巴掌也疼,不是吗?】
“哈哈哈,还有这样的理解。”
刘邦笑得前仰后合的,一个巴掌拍不响,明明是孤掌难鸣的意思,需要团队合作,但是偏偏被天书解释成了声音。
“有道理啊,只有巴掌不能拍,但是拍脸肯定响啊,还得是天书。”
范增表示自己又新学到了一个知识点,不错不错,可以用到。
【当然,这样解释有点难以理解,那就用击掌来解释,互相击掌的人是双方都能感受到对方的力气的,并不是说一个人出力了,另一个人就没力气。
有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观念之后,我们再学力学就会简单很多。
还是说回咱的这个自由落体,大家知道果子成熟了会自己从果树上掉下来,这个过程是自由落体,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过程呢?
这背后其实证明了,地球啊,是有重力的。】
重力,还是地球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