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入冬前这段时间,温家的收入还不止于此。
之前秋收过后,村里各户把地翻干净,又撒上了冬小麦的种子。
温家也不例外,只是在此之外,他们家还有三亩的晚稻要收割。
而晚稻收割之前要排水,其次再将稻花鱼都捞出来卖掉。
按理依着斜柳村这边的气候,只要不赶上十几年乃至数十年一遇的寒冬,稻花鱼是能在水田里过冬的。
甚至这种鱼还有个名字,叫“过冬鱼”,开春破冰后捞上来,滋味更是鲜美。
但因为是第一年搞养殖,喻商枝和温野菜还没摸清路数,只怕赔了这些精心伺候了好几个月的鱼苗,所以想着先把这一茬卖了,待明了新鱼苗再慢慢琢磨。
鱼是鲜货,和猎货一样死了就不值钱了,没法一口气捞上来堆在一起卖。
别看这些鱼还未来得及长成在稻田里流窜多年的,妖精一样的大鱼,但由于稻田里有的是东西可以吃,且还会得到额外投放的饲料,短短几月内也已飞速长大,少的也有三四斤,多的有七八斤,三亩田加起来足有数百斤。
这其中朱童要去了一些,且带上了镇上其余几间规模中等的食肆,他们大约能消化掉一半,约好了日子,直接遣人带着车来拉。
到时候就分批养在食肆后院的水缸里,每日现做现杀。
除此之外,喻商枝和温野菜又和聚贤饭庄谈了生意。
聚贤饭庄的掌柜如今知晓他们和钱府的关系,不敢怠慢,且听说他们手里有大批的稻花鱼,价格也优惠,遂很是动心。
不过聚贤饭庄的档次在这里,喻商枝答应把体格最大的那些留下来专供给他们,如此又去掉一百多斤。
再挑些好的送去钱府,其余的留下晒成鱼干过冬吃,也就差不多了。
捕鱼、卖鱼加上之后的割稻,温家这几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原本温二妞算是个小小的劳动力,这会儿喻商枝也不让她下水田了。
因为几日前她第一次来了月信,半夜吓得慌慌张张来卧房敲门,以为自己得了什么不治之症。
喻商枝那会儿才意识到自己疏忽了,明明是个大夫,却因为性别之故略过了这方面的提醒。
温野菜这个大哥是指望不上的,哥儿和姐儿虽都能生育,但生理上有异,喻商枝说出温二妞是来了初潮时,温野菜还一脸不解。
后来回想一番才记起来,过去乔梅每个月也总有几天恹恹地没精神。
于是次日手忙脚乱,温野菜去问过苏翠芬才知道月事带怎么做,又赶紧烧了好些干净的草木灰存着。
人手不够,夫夫两个难免又想起付家兄弟。
上回秋收时他们兄弟两个帮了大忙,两家过后一直有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