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方才……”宋迎顿了顿,深吸一口气道,“听你提及……宋晋同。”
她缓缓转身,望向盛向明,“你与他,似乎颇为熟稔?”
盛向明怔了怔,没想到殿下竟是为了此事。
他虽不解殿下为何对宋晋同如此关心,但还是老老实实地答道:
“是,臣与晋同兄,曾是同科进士。”
提起故人,盛向明神情复杂,有敬佩,更有痛惜。
“晋同兄他……才情卓绝,胸有丘壑。他的策论被主考官誉为‘十年难得一见’,我等无不钦佩他的抱负与远见。”
“那后来呢?”宋迎声音有些发紧。
盛向明重重叹了口气:“后来……臣与他一同外放,正欲大展拳脚,报效君王。谁知……辽州忽传急讯,说宋家……出了事。”
他只知是家事,不便多问,不太清楚其中原委。
但转念又想,或许是殿下惜才,偶然间读到了晋同兄当年的策论,故有此一问?
盛向明抬眼,觑了觑摄政王的神色。
“晋同兄听闻家变,悲痛之下,毅然辞官归乡。自那以后……便再无音讯。”
他低下头,语气满是遗憾,“晋同兄那样的国之栋梁,若……若非家门不幸,如今定能站在朝堂之上,为殿下分忧,为陛下尽瘁。”
话音散在风声呜咽里。
宋迎一个字也听不见了。
原来是这样。
原来……真的是因为她。
还好不是爹娘出了什么事。
她宁愿,宁愿是兄长因她归家,也不愿是……爹娘的身子,真的熬不住了。
是思乡情切。
更是近乡情怯。
“你,退下吧。”
盛向明还为故友争取些什么,可他看见摄政王垂在广袖下,慢慢收拢成拳的五指。
还是默默行了一礼,退出了高阁。
脚步声远去,只剩下宋迎一人。
她伸出手,接住一片随风飘入的雪花。
雪花迅速消弭,像一滴滚烫的泪。
京州的雪,比辽州的冷。
是她不孝。
指尖寒气浸透骨缝,宋迎收回手。
她终于转身,一步步走下高阁。
回到偏殿时,永昭帝依旧睡得沉。
宋迎的目光扫过,床榻被那个人占得满满当当,只在床沿留出窄窄一条。
这晚上怎么睡啊,宋迎叹了口气。
床上的人睫毛微颤。
算了忙起来,或许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宋迎这么想着,走到案前,翻开了奏折。
灯火如
豆,投下一道清瘦孤直的身影。